原标题:化竞争为协调, 日本对华政策调整了?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二次执政以来,一直对华采取强硬路线,然而近些年,安倍政府一改往日做法,呼吁开展中日高层来往,启动对华全方位对话交流,探讨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日经贸合作的可行性,特别是安倍晋三在10月25日至27日访华期间表示“开启化竞争为协调的日中关系新时代”。那么对于安倍政府对华政策的调整,该如何看待?
调整酝酿已久
虽然安倍在10月访华期间才明确表示“开启化竞争为协调的日中关系新时代”,但日本对华政策的调整实际酝酿已久,近几年,日本从各个方面加快推进日中关系改善和发展。
第一,依托“中日执政党交流机制”推进对华接触。中国共产党与自民党、公明党和社民党等主要政党长期保持着各种形式的党际交流合作,已成为中日关系的一大特色和重要组成部分。自2012年日本对钓鱼岛的非法“国有化”行为导致中日间高层互动终止后,“中日执政党交流机制”就开始成为双边交流的主要渠道。
第二,通过日本经济界探讨“一带一路”框架内中日合作的可能性。中日互为贸易伙伴大国和出口对象来源国,两国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关系无法忽视。今年以来,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前会长榊原定征强调“希望以‘一带一路’经济带构想为首,积极推进在第三国市场的合作”。日本商工会议所会长三村明夫也对中日双方就设立旨在完善亚洲基建的官民磋商机制达成一致表示欢迎。
第三,力求在多边场合实现中日双边高层互动。2017年7月,在德国汉堡召开二十国集团峰会期间,安倍首相与习近平主席会谈,表达了构建彼此“信赖关系”、推动两国关系改善的意愿,并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予以响应,传递了“附带条件”展开合作的想法;2017年11月,在越南岘港召开亚太经合组织峰会期间,安倍首相与习近平主席再次会谈,表达了希望以2018年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为契机,与中方加强高层交往,积极探讨在互联互通和“一带一路”框架内合作。安倍政府利用国际会议平台举行中日首脑会谈,促成中日首脑互动,并为启动和扩大两国间人员交流创造了政治氛围。
第四,重启对华磋商与对话机制。2017至2018年,安倍政府开始部分落实2014年中日达成的“四点原则共识”,逐步重启中日双边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的对话与磋商。一是日外相访华表达务实合作意向;二是重启中日海洋事务高级别磋商;三是重启中断近8年的中日经济高层对话。随着中日在地区及全球经济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日本认识到两国“有必要更新视角,思考合作与携手的应有方式”。
缘何调整?
日本政府之所以改善中日关系,首先是维护执政党联盟对华共识的需要。事实表明,安倍政府的对华强硬政策使得中日关系持续恶化,不仅日本的亚洲外交无法突破,而且也不利于日本在双边及区域经济合作的经济利益。加之,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两国关系每每经历波折后,缓和中日关系需要付出极大的政治代价,“谨慎处理中日关系”已经在中日各界形成了广泛共识。
其次,这是顺应日本经济界加强对华经济合作的需要。日本欲摆脱长期经济低迷现状,对华经济合作至关重要。
再次,是出自维护自由贸易秩序的国际需要。
面对美国特朗普政府贸易保护主义的强大压力,安倍政府需要缓和中日关系共同应对。以汽车行业为代表的美日间贸易逆差,一直是影响美日关系的顽疾。特朗普上台伊始就诟病日本对美贸易政策,使得美日双边经贸摩擦风险骤然加大。特朗普还力图缔结日美双边贸易协定,并宣称“将写入极为严格的防止操纵汇率规定”。另外,美国的钢铁进口限制政策也影响到了日本。针对美国加强贸易保护主义的措施,中国强调维持和强化以WTO为基础的自由贸易体系的重要性,日本政府对此表示认同和欢迎,双方就反对美国贸易保护主义达成一致。
仍存不确定性
从积极层面来看,日本政府开始启动对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全方位的对话与交流,有助于累积双边政治互信,对维护共同利益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然而中日关系中所涉及到的安全利益、政治利益和价值观利益冲突是一种客观存在,并没有因为中日关系的缓和而根本解决,日本对华政策调整仍是一种局部调整。尽管日本经济界希望从“一带一路”中获利,但其并不能完全左右日本的外交决策。
本文网址:http://www.afeijie.com/gulouqu/35559.html ,喜欢请注明来源河南开封新闻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