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开封新闻网

?底层逻辑已变?投资应尊重常识

(原标题:?底层逻辑已变?投资应尊重常识)

本周股市大起大落,很多个股跌出了黄金坑,但投资者反应不一。有些投资者坚持加仓,也有些投资者趁机割肉,各有各的道理。

于加仓者而言,逢低加仓是投资计划的一部分,他们从不断摊低的成本价中得到正反馈。看到成本价又低了一毛,他们便由衷地开心。

于割肉者而言,似乎大跌催生了其灵光一现,他们猛然发现逻辑已变,任何时候逃离都不晚。在慌忙卖出后,还不忘长舒一口气——真凶险,幸亏出来了。

同一个市场,相反的操作,各有各的理由,究竟谁错了呢?

在每一次的股市起伏中,“这次不一样”的戏码都在重演。但事后来看,只有尊重常识的投资者才能平稳穿过市场的迷雾。

市场中最大的常识就是均值回归,跌多了会涨回来,涨多了也会跌下去。

投资沪深300等宽基指数,投资者是相信均值回归的,因为相信中国的经济长期向好,A股市场整体肯定也越来越好。但具体到行业时,分歧就出现了,多数情况下随情绪而动。情绪偏乐观时,看到的是一个个永续存在的行业;情绪偏悲观时,看到的则全是负面缠身、跌下去没底的无底洞。

但投资者恰恰忘记了,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中国经济的长期向好,必然是因为绝大多数行业长期向好。诚然有个别细分行业可能因这样或那样的原因遭遇毁灭性打击,如中小学课外培训,但贸然将这种情绪扩展至其他行业,便是忘记了常识。

以本周市场为例,大批投资者受教育培训业的“启发”,开始从逻辑上看空互联网、看空房地产、看空医药、看空保险、看空银行,甚至看空一切存在丰厚利润的行业。似乎只有芯片、军工、新能源等少数高科技板块是安全的,其他行业全都没了前途。

若果真如此,这些基础性的行业得不到有效发展,中国经济整体又怎么可能长期向好呢?

还有些投资者担心这些行业会“公共事业”化,即行业正常运转,但价格受管制,只能取得较低的利润。比如互联网业,深受反垄断影响,流量变现前景堪忧;比如房地产业,通过对地价和房价的限制来挤压开发商毛利,让房地产业低毛利化;比如医药产业,通过控制终端流通价格挤压药企利润,让医药产业低毛利化;比如保险业,通过类似惠民保的价格竞争挤出百万医疗险的市场份额,压低保险公司毛利;银行就更不用提了,通过挤压存贷利差来让利实体经济等等。

这些想法似乎都有道理,现实中也确有相关政策在实行,但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在市场恐慌情绪的裹挟下,投资者错把短期现象长期化、错把局部问题全局化,继而得出相关行业底层逻辑已变的谬论。

以互联网产业为例,反垄断是行业发展到特定阶段的必然现象,对企业盈利存在短期影响,但以中国互联网企业的活力和韧性,完全可以在适应新规则的前提下再创辉煌。

再比如房地产业,当前的调控是短期行为,意在解决短期内行业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不可能是长期现象。因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包括对高品质住房的向往,这些离不开房地产商的积极创新,离不开一个充满活力和竞争的房地产市场。

比如医药产业,医保降费是客观需求,也的确压制了一些药品和器械的毛利空间,但医药产业的巨大前景有人口老龄化等更强的因素支撑,怎能轻易受此类局部问题影响?

保险业也是如此,作为可选消费,行业前景受消费升级支撑,正迎来黄金风口,惠民保的影响不足为惧,投资者不应把局部问题全局化。

至于银行业,其大逻辑变差也并非因为降费让利,而是因为直接融资的日益完善,正在从根本上降低了实体经济对银行贷款的依赖。

想清楚了这些问题,就知道很多投资者口中的“底层逻辑变了”,不过是被恐慌情绪裹挟,忘记了一些基本常识罢了。

“这次不一样”,是投资中最危险的五个字。真相是,这次还一样,投资中没有新鲜事,投资者应尊重常识。

【注: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信息或所表述意见仅为观点交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本文由“苏宁金融研究院”原创,作者为苏宁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苏宁金融研究院 发表,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网址:http://www.afeijie.com/yuwangtai/1585203.html ,喜欢请注明来源河南开封新闻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