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人人都骂基金经理时,医药板块能抄底了吗?)
近期,随着医药板块连续大跌,医药基金火了,前期大火的医药主题基金经理也火了,只不过与上一次全网膜拜不同,这次是被“骂”上热搜。
但骂归骂,数据不会骗人。在骂声最激烈的几周里,相关基金的申购金额反而居高不下,显然,很多“聪明”资金在趁机抄底了。总体来说,抄底比追高更好一些,但如果能够更聪明的抄底,就更好了。
股市里有一条经验法则,“人多的地方不要去”。当人人赚钱、人声鼎沸时,不要去凑热闹;同样,当人人亏钱、口诛笔伐时,也要暂时规避,不必着急接飞刀。
医药板块为什么下跌?
抄底不是技术活,不要看所谓的技术指标。聪明的抄底,要研究基本面,投资者首先要问自己一个问题,板块下跌的主导逻辑究竟是什么?
就医药板块而言,超过一年的持续下跌,医保控费尤其是带量采购是主导逻辑。自2018年以来,已开展6次带量采购,平均每年2次,共计纳入234个品种,占公立医疗机构化学药采购金额的约30%。带量采购的价格平均降幅超过50%,显著削弱了相关医药企业的盈利能力,也动摇了资本市场对医药这一“长坡厚雪”赛道的信心。
当前,带量采购已经步入常态化,波及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从口服制剂、注射剂逐步延伸至胰岛素、中成药、生物制品、血液制品、医疗器械和独家产品等,覆盖范围越来越广,市场预测,2025年带量采购纳入品种将超过500个。在带量采购的不确定性之下,前期因疫情因素快速上涨的医药板块进入了持续调整期。
通过带量采购压低药品和器械价格的同时,医保支付方式变革则对医院治疗侧“大检查、大处方”的陋习动起了刀子,促使医院端合理用药,对医药板块形成二次压制。以DRG支付方式改革为例,医保基于医保预算和病种费率预付资金,并实行“总额控制、结余留用、超支分担”的激励机制,引导医院合理诊疗、减少不合理收费。
之所以如此,是确保医保基金收支平衡的未雨绸缪之策。从近年来的医保基金收支情况看,尽管个别地区已出现收不抵支的情况,但总量层面依旧是收大于支,医保基金并未穿底。不过,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一方面是交费的人越来越少、花钱的人越来越多,一方面则是老龄化人口的医疗支出显著高于年轻群体,为确保医保基金收支的长期平衡,医保控费便成为必然选择,且这是一个长期逻辑,不存在退出的问题。
为更好地理解医保控费对医药产业链的影响,我们先不考虑商业保险和个人自费,假定医保基金是唯一的支付方,意味着医药产业各环节的收入最终都来自于医保基金这个钱袋子,当这个钱袋子收紧时,各方自然都会难受、都受影响。尤其是此前越是高毛利经营的企业,越是首当其冲,因为医保控费,最先瞄准的就是用量大且利润高的药品和环节。
当然,医保控费不等于医保降费,在总量层面仍会保持合理增长,保持一个低增速。但低增速是高估值的毒药,医药板块恰恰因疫情的一波大涨拉高了估值,故而当医保控费逻辑重新占据主导地位时,才会对医药板块产生如此巨大的杀伤力。
以医药生物子板块为例,2020年3月至7月,疫情利好成为主导医药板块的核心逻辑,板块市盈率从最低35.8倍涨至最高63.5倍,几乎追平了2015年牛市高点位置,板块出现泡沫化。随着疫情的边际影响逐步削弱,医保控费逻辑再次成为板块主导逻辑,医药板块随即步入下行通道。当前,连续调整近两年时间后,医药板块估值再次回到2019年低点位置,回归到医保控费逻辑下医药板块本来应该显现的低迷样子。
“抄底赚反弹”心态不可取
知道了板块为什么下跌,就能大概推断何时才能反转上涨。就医药板块而言,要么耐心等待市场对医保控费逻辑充分消化,要么期待另一个大级别的突发性利好因素。任何突发性利好都是小概率事件,耐心等待市场磨底才是正确的选择。
也就是说,虽然当前医药板块估值已步入合理水平,长期资金可以介入,但期待市场很快出现反转是不现实的。当前很多投资者涌入抄底,打的恰恰就是“逆势抄底、赚一波走人”的投机主意,以这样的心态去抄底医药主题基金,大概率是要失望的。
原因很简单,事情的演变是需要时间的。投资者往往缺乏耐心,总希望美好的预期能够立马兑现,但现实基本面却极有耐心,一步一个脚印,时不时还要走个弯路或停顿一下。在这种情况下,急于抄底的投资者常常发现自己买早了,然后又因为等不及而割肉卖出,既损失了时间,又损失了本金。
从当前公募基金持仓结构来看,2021年下半年以来,医药股持仓占比持续下滑,据华西证券统计,全市场公募基金的医药持仓比例从15.2%降至11.3%,其中,非医药基金则从11.1%降至6.8%。当公募基金在撤退时,谁在留守呢?一是医药主题基金,这类基金只能坚守医药赛道,别无选择;二是大量抄底型的散户投资者,或买入医药股,或逆势加仓医药主题基金。
从估值水平来看,当前医药板块已处于历史较低位置。其中,医疗服务、中医板块相对较高,市净率分位在40%左右;医药流通板块估值最低,市净率分位低于10%;其他如化学药、生物医药等板块市净率分位在30%左右。
所以,对于已经抄底被套的投资者而言,鉴于当前估值已经较低,继续下跌的空间有限,已具备一定的安全边际,适合做底仓长期持有,也适合进行基金定投,割肉卖出反而是下策。但对于还未入手的投资者,除非打算长期持有,否则不宜以“抄底赚反弹”的心态参与医药板块投资。
在细分领域寻找机会
医保控费是个长期逻辑,会长期对医药板块产生压制,但医药是个大产业,也有一些细分领域不受影响或只受很少影响,即所谓的“医保免疫”板块。一般认为,当前A股市场中的医保免疫板块主要在四个领域:
一是创新产业链。创新药或首仿药可以通过谈判进入医保目录,降价压力小;上游的CXO赛道(医药研发服务)主要订单来自海外市场,也基本不受国内医保控费影响。
二是消费型医药。这类品种主要市场在医院外,不消耗医保基金,不受医保控费影响,典型如主打健康保健概念的中药、保健品、非处方型西药以及医美、体检及口腔、眼科等民营医疗机构。
三是市场格局较好的高端制剂,降价空间有限,还能通过带量采购快速提升渗透率。典型代表为血液制品,我国血制品市场长期供求失衡,原材料供给依赖海外市场,且国内龙头技术水平低于全球龙头,研发创新空间大,受集采影响有限。
四是所谓的光脚产品。存量市场很小,可借助集采快速放量,拓宽市场空间,可视作受益品种。
这些机会可通过投资主动管理型医药基金来把握,要相信基金经理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但唯独要规避百亿级别的大型医药主题基金。原因很简单,这类基金产品规模太大,腾挪空间小,且买卖交易成本高,在整个板块上涨时可以水涨船高,涨幅未必小,但往往不能很好地把握结构性机会。所以,一旦整个医药板块进入调整期,大型基金的表现往往跑不赢小型基金。
【注: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信息或所表述意见仅为观点交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本文由“苏宁金融研究院”原创,作者为苏宁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苏宁金融研究院 发表,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本文网址:http://www.afeijie.com/yuwangtai/1566820.html ,喜欢请注明来源河南开封新闻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