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资管过渡期尾页,银行理财“攻坚战”)
开篇先来个悬疑片。
买银行理财的朋友,是否记得去年7月,随着债市走弱,当时有好几家银行的理财出现过盘中大跌,甚至净值跌破本金。
投资者算是开了眼了。大家那时候的脑筋,还是买银行理财就得旱涝保收,“破刚兑”就是打打嘴炮,岂料还真能亏损啊?于是大家表现出的简直是惊慌与猎奇。
也许这就是在一个颠倒幻象世界里呆久了以后的反应:会觉得正常的是不正常的,觉得不正常的是正常的。
当时我就写过一篇文章,请大家可以反过来想一想,债市宽幅波动成那样,债券类资产又是很多银行理财占大头的底层资产,那理财跌是必然,那些死死不跌的,反而才是奇怪的吧?
而且如果大家再仔细观察一下,会发现,当时敢跌破本金的,竟然反而是几家零售做得最好的银行。这是为啥呢?
趁今天“愉见财经”再聊资管新规和理财“破刚兑”的话题,顺便也把这个谜底给大家揭开。过去,相当一批银行理财产品,其实是因为戴着“摊余成本法”的魔术手套,才得以把产品实际的波动给“抹平”,不让大家轻易看到。
但接下去,这样做,恐怕越来越难了。
“摊余成本法”倒计时
眼下已经9月份了,资管新规留给银行理财的过渡延长期,就快走到最后一个季度了。这段时间可谓银行“破刚兑”攻坚战,从消息面看,近期资管圈的重磅消息不断,且几乎都是关于理财子公司老玩法不再适用之类的政策收紧信号。
首先是传出监管召集六大行开会,要求过渡期结束后不得再存续或新发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定期开放式理财产品。
其次,市场传出对于未设立理财子公司的银行,未来将无法再新增理财业务,即存量规模锁定,逐步消化。
以上两条市场传言,大家可能会觉得,哇,第二条还挺猛的,第一条看起来好像没啥,只是产品估值计量方法的小指导吧?
但其实,第一条也厉害的,这其实是打破刚兑铁嘴的必杀技之一。
有大行理财子公司人士对“愉见财经”表示,近期该行理财子公司正在梳理各类以摊余成本法估值的产品,由于涉及面太广,整个公司迎来了“摊余成本法”倒计时。
他表示,除了过渡期之后板上钉钉要改用市值法进行公允价值计量外,从9月1日至10月30还有2个月的过渡期,届时监管对于“不活跃可摊余”等之前银行模棱两可的定性,都进一步收紧了规范。
抹平波动的“摊余成本法”
回到开篇的悬疑之问。对于去年7月部分银行理财盘中跌破净值的原因,除了市场原因之外,这些理财不再使用“摊余成本法”计量,也是一大原因。因为躲在“摊余成本法”之下,其实就有那么一丢丢拆东补西来熨平波动波动的意思。而如果改用市值法计量公允价值,那波动就会难以避免被呈现。(大家可以对比基金产品)
一年后的今天,随着监管对于理财子使用“摊余成本法”条件进行规范和约束,未来,更多产品跌破净值的波动将无法被轻易抹平。
那为啥之前大部分理财产品波动都被抹得平平的呢?这里需要回顾一下资管新规以及后续出台的补丁政策。
事实上,资管新规过渡期内,前前后后,监管给银行使用“摊余成本法”留了四个口子:
口子一,封闭式产品,且所投金融资产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的并持有到期的;
口子二,封闭式产品,且所投金融资产暂不具备活跃交易市场,或者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也不能采用估值技术可靠计量公允价值的;
口子三,过渡期内,对于封闭期在半年以上的定期开放式资产管理产品,投资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的并持有到期的债券,可使用摊余成本计量,但定期开放式产品持有资产组合的久期不得长于封闭期的1.5倍;
口子四,银行的现金管理类产品在严格监管的前提下,暂参照货币市场基金的“摊余成本+影子定价”方法进行估值。
但即便有这四个口子,也不应该有那么多产品都跑来摊余呀?所以这里头,又要再叠加银行们动的小脑筋。
银行们呢,此前刚兑压力惯性的确太大了,投资者普遍也见不得自己买的理财飘绿,于是银行开始在产品期限上做文章,开放式产品以非标资产有“提前赎回条款”“分期还款安排”为由,投资到期日晚于最近一次开放日的非标资产;又例如在在资产性质上做文章,披着“不活跃”外衣,套用甚至滥用“摊余成本法”的。
有业内人士悄悄跟我们说,其实一些银行的做法单独走沙盘,是符合资管新规及《关于进一步明确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指导意见有关事项的通知》使用摊余成本的,但是也不要低估了银行咬文嚼字的本事,甚至把四个口子交织在一起打出“组合拳”,就撕出了一个符合摊余成本法的更大“口子”。
最后结果就是,突破玩法增多,几乎足以将大部分产品的估值波动给“抹平”。但这样就会拖缓市场化进程,影响真正打破刚兑的走向和期限。
“愉见财经”觉得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还会导致“老实人吃亏”,那些最听话最快市场化的银行及其产品,反而波动大,投资人反而对此不待见了。这也部分回答了前文中的疑问,为何去年此时敢亮出理财真实波动的银行,反而是业内零售最好的那几家。
由此也可以理解,此次监管对六大行理财子公司祭出deadline,可以理解为,为下一步彻底打破银行理财刚兑做铺垫。
未设理财子中小行被边缘化了?
再说说上文中第二条市场传言(尚未被证实):未设理财子的银行,未来将无法再新增理财业务,即存量规模锁定,逐步消化。这是针对目前市场上相对鱼龙混杂的中小行理财市场的。
换句话说,如果传言为真,很可能意味着未设立理财子的中小行,要么能实力过硬去申办理财子,要么就不得不逐步退出理财大军或边缘化,转为代销角色。
从“愉见财经”了解到的情况看,目前各地银保监局都加强了对中小银行的影子银行和交叉金融业务的检查,其中重点包括资管新规的过渡期整改问题。
一名接近地方监管人士告诉“愉见财经”,此前属地银保监局以窗口指导的形式通知各地中小银行,对部分理财业务进行控制和压降,具体对三大类业务要求只减不增,即间接投资、异地非标业务、金交所合作业务。
根据监管数据,2021年上半年,全国共有325家银行机构和理财公司新发理财产品,其中理财公司20家、大型银行6家、股份制银行11家、城商行118家、农村金融机构155家、外资银行15家。与庞大的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机构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目前全国只有21家银行获批设立理财子公司。
未来,资产管理会变成高成本、高门槛的业务,而不再是早年理财产品“资金池-资产池”运作模式下的出表通道,因而一种说法是,中小银行可能无力应对。听说不少银行也早就做起了转型的打算。
其实,即便是独立法人的理财子公司,在面临总行战略依赖、出表需求以及问题资产增信等问题方面,理财子公司距离真正的独立还有较大差距。
“愉见财经”在《扒一扒银行理财子公司的“不可能三角”》一文中曾提到过这种左右手互搏的张力:一头,要求理财子公司提供优质产品,与零售条线扩展合作渠道;另一头,要求分行端资产组织,更好地畅通理财子公司与分行间的合作;再一头,还要求理财子公司大有作为,在符合监管要求的前提下服务好母行。
唉,咱银行人啊,或许都熟悉了这种“既要……也要……还要……更要……”。
一名大型股份制银行相关业务人士推测,独立法人的理财子公司尚且如此,目前还依托银行资管中心经营的非持牌中小银行,在资本金吃紧、传统业务息差收窄的背景下,更背负了给银行传统信贷业务背锅的巨大的出表压力。
前两天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截至7月末,全部理财存量整改任务已完成近七成,预计今年年底前绝大部分银行机构可完成整改。
这两年来,的确如此,资管新规合规进程有力推进,上述近300家没有理财子公司牌照的银行,也发行了许多符合新规的产品。但,小范围的“创新”猫腻也在滋生,或许也由此成了监管重点规范“眼中钉”。
都有哪些问题呢,“愉见财经”梳理总结了以下六大方面:
1,首当其冲是中小银行在资产新规后,仍然发行保本理财产品;
2,其次是资管新规的老大难,即存量资产回表问题,一些银行类信贷资产回表不一一对应,把不符合信贷条件的类信贷资产回表;
3,一些银行的同业理财影子银行业务规模不降反增,还有瞒报同业理财数据的情况;
4,老产品投新资产的期限晚于过渡期截止日;
5,新产品不符合资产新规的流动性、杠杆率、集中度等指标要求;
6,结构性存款压降不力。
听上述资管人士说,还有“个别银行通过假结构,对实现收益下限的客户进行‘补息’违规吸收存款,甚至强制要求授信客户办理结构性存款并质押,以此为授信条件进行捆绑”。
不过,公平地说,上头那些问题在持牌理财子公司中也普遍存在。所以此次监管针对中小银行非持牌理财下手究竟决心有多大?是否能彻底让“无牌”小银行理财“无新增”,还是只是部分地区地方银保监局对于高风险机构的暂行指导意见,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但如果传言为真,第一财经援引某股份行理财子人士观点称:“中小银行未来很可能就是做其他理财子产品的代销渠道,财富管理也是一个不错的出路。”
代销的天地还是广阔的。去年监管限制了一批互联网平台代销渠道,这就意味着存款类金融机构将成为唯一合规的代销渠道。
后记
相信很快,无论是头部吃肉的资管大行,还是中尾部喝汤的资管中小行们都会惊觉,原来的那套变相突破资管新规玩法,行不通了。
行业里有句玩笑话,说,银行资管圈哭了,基金、券商、甚至是委屈了好久的信托资管都炸开了锅,纷纷畅想“一碗水端平”的市场环境下的竞争新格局。
有人说这是“一鲸落,万物生”。我个人不置可否,继续观察吧。你们的看法呢?欢迎留言。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愉见财经 发表,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本文网址:http://www.afeijie.com/yuwangtai/1531716.html ,喜欢请注明来源河南开封新闻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