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4月20日 金融要闻)
央行行长易纲:将创立支持碳减排的工具,激励金融机构为碳减排提供更多资金
4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金融支持碳中和圆桌”并发表讲话,要点摘录如下:
(一)不断扩大外资金融机构业务范围
将继续扩大金融业的对外开放,便利国际投资者参与中国绿色金融市场。将在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外资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扩大资本市场的双向开放,增强中国绿色金融市场对国际投资者的吸引力。
(二)分步建立绿色金融强制信息披露制度
金融机构目前需要披露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的绿色金融债,报告绿色信贷的使用情况和投向。未来还将分步建立强制信息披露制度,覆盖各类金融机构和融资主体,统一披露标准。
(三)将创立支持碳减排的工具,激励金融机构为碳减排提供更多资金
已将绿色债券和绿色信贷纳入央行贷款便利的合格抵押品范围,并且将创立支持碳减排的工具,激励金融机构为碳减排提供更多资金。
(四)将在外汇储备中继续增加绿色债券配置
在央行层面,将及时评估气候变化对金融稳定和货币政策的影响。正在研究对金融机构的压力测试中,系统地考虑气候变化的因素。还将在外汇储备中继续增加绿色债券的配置,控制投资高碳资产,并且在风险管理的框架中纳入气变因素。
(五)正研究对金融机构开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业绩的评价体系
在金融机构层面,将鼓励金融机构尽早做好准备,积极应对气候挑战。人民银行已经指导试点的金融机构测算项目的碳排放量,评估项目的气候环境风险,正在探索建立全国性的碳核算体系,已经按季评价商业银行的绿色信贷情况,正在研究对金融机构开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业绩的评价体系。
(六)争取在年内出台绿色金融共同分类标准
将尽快的制定绿色金融共同分类标准。目前正与欧盟共同推进绿色分类标准的国际趋同,争取在年内出台一套共同的分类标准,供国际投资者参考,促进国际绿色资金协调发展。
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如果外资账户造成股市大幅波动,可以暂停它交易
4月19日,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出席博鳌亚洲论坛“金融开放和金融合作”分论坛并发表讲话,要点摘录如下:
(一)随着外资进入中国市场,可以看到中国股市比以往更平稳
截至3月31日,外资持仓中国股市的比例是5%,虽然持仓比例不高,但增长速度很快。伴随着越来越多的外资进入中国市场,我国股市近几年运行也比以往平稳了许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外资在市场定价方面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中国股市有很多价值可挖掘,但相对来说缺乏挖掘价值的机构投资者,外资进入正好弥补了这个缺陷。
(二)有信心在开放过程中维护资本市场稳定
证监会对进入中国市场投资的外资看得非常清楚。目前,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境外散户,其比例很小,也不会影响金融稳定;第二种是境外的共同基金、退休基金等进行全球资产配置的资金。这类资金持仓比例很高,我们也非常欢迎;第三种是通过国外的券商以自营形式进来的资金,其背后是一些对冲基金,这类资金是我们比较关注的。
证监会也非常有信心在开放的过程中维护资本市场的稳定。以沪港通、深港通为例,每日进出的额度都是有限制的。如果某一个外资账户进来后造成股市大幅波动,也可以暂停其交易。
下一步,证监会将进一步创造条件,促进并提升A股的国际主要指数纳入因子权重,纳入范围进一步扩大,吸引更多外资进入中国市场。
(三)回应中概股在美上市的监管问题
证监会将坚定不移地推进中美金融合作。合作中也会有一些问题,是正常的,比如中概股在美上市存在审计监管的问题,PCLB(美国上市公司会计监察委员会)要对会计师事务所检查,证监会认为他们的诉求是完全合理的,将来上交所也可能迎来美国公司的上市,他们也需要符合中国的规则。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办法,让PCLB能够顺利检查中国的会计师事务所,同时检查的过程中也要符合中国的国家安全方面的要求。关于PCLB检查中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办法,证监会认为中方提供的办法是符合双方要求的,但去年8月份提供的最新版本还未获得PCLB的回应。希望美国新一届政府到位后重新重视中美金融合作,诚心诚意地去解决这些问题,可以找到办法解决PCLB的关切。
(四)继续改进完善发行承销规则
证监会在发行方面需要改进的工作不少,坚持市场化、国际化和法治化方针不变,发行和承销规则借鉴国际规则,结合中国实际制定出来的,相关的规则细节是有欠缺的,证监会将继续改进,一边干一边完善,目前正在推进的注册制这一重大改革,有一些地方要进一步磨合,市场化、国际化和法治化方向是明确的,相信随着改革的推进,我们市场和国外的接轨会取得好的成绩。
北京银保监局发文指导首都银行业保险业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
4月20日,银保监会网站消息,北京银保监局近日向辖内银行业保险业金融机构下发《北京银保监局办公室关于2021年银行业保险业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的通知》(下称《通知》),对2021年首都银行业保险业做好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进行了部署,助推北京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目标。
一是各机构坚守自身定位,错位竞争,找准服务乡村振兴着力点,构建层次分明、优势互补的服务体系。鼓励银行建立服务乡村振兴内设机构,完善专业化工作机制。
二是强化乡村振兴关键领域金融供给。优先支持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持续加大对北京“五个百万”工程和“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工程的信贷和保险支持。有效服务国家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围绕生物种业、高效设施农业、数字农业、农机装备等农业“卡脖子”科技领域加强金融供给,积极服务北京打造“种业之都”。推动补齐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助力北京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乡村建设行动。创新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开发专门信贷产品,合理增加与农业生产经营需求相匹配的中长期信贷供给。
三是提升农村金融服务质效,继续保持农村基础金融服务基本全覆盖,不断优化农村和社区金融服务。
四是充分发挥保险保障作用,推动农业保险“提标、扩面、增品”,提升农村地区人身保险发展水平。
五是拓展涉农信贷增信方式,鼓励开展大型农机具、温室大棚、养殖圈舍、生物活体抵押贷款试点,鼓励参与城市南部地区集体土地改革试点。
六是巩固拓展北京地区低收入帮扶成果,加大对北京地区集体经济薄弱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特色产业的资金支持。
七是健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积极参与农村信用信息平台建设,配合相关部门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建档评级工作,力争实现2023年底基本全覆盖,2021年末完成全部覆盖任务的三分之一的目标。
八是完成差异化监管考核目标,法人银行在保持涉农贷款余额持续增长的基础上,力争实现普惠型涉农贷款增速高于自身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同时,要加强涉农信贷全流程风险监控,避免出现过度授信、违规收费等行为,避免出现资金流向农村地区“两高一剩”行业、房地产等领域。
证监会加强系统离职人员投资拟上市公司监管
4月19日晚间,证监会发文表示,近期,有媒体报道证监会系统离职人员突击入股拟上市公司,引发各方关注。证监会对此高度重视,坚持从防范违法违规“造富”、维护市场“三公”秩序、加强监管队伍廉政建设的高度出发,坚持问题导向、举一反三,全面排查在审企业,对存在系统离职人员入股情形的,加强核查披露,从严审核把关,同时正抓紧补齐制度短板,系统规范离职人员入股行为。
一直以来,证监会始终注重加强对突击入股、利益输送、“影子股东”、违规代持等行为的监管规范。今年2月,证监会发布实施申请首发上市企业股东信息披露指引,进一步压实中介机构责任,加强股东穿透核查披露,强化临近上市入股行为监管,从严惩治违法违规行为。在制度执行过程中,证监会坚持刀刃向内,多措并举,突出强化系统离职人员不当入股行为监管。
一是在股东信息披露核查过程中,要求发行人和中介机构专项报告证监会系统离职人员入股情况;二是对存在此类情形的,组织相关证监局开展廉政核查,发现违法违纪行为的严肃处理;三是加强审核注册人员的廉政监督,严格落实不当说情报备等制度,重点关注系统离职人员;四是建立内审复核机制,对相关企业的审核工作强化内审监督,确保审核过程公平公正、依法合规。
当前,按照依法行政、强化监督的原则,证监会正在研究制定禁止系统离职人员不当入股拟上市企业的制度规定,有针对性采取加固措施,扎紧扎牢制度笼子。一是明确不当入股情形,重点盯防利用原公权力谋取投资机会、入股过程存在利益输送等行为;二是人员离职前进行专门谈话提醒,要求做出不得违规入股的书面承诺,研究离职人员入股禁止期要求;三是制定专门审核指引,强化发行审核中对系统离职人员不当入股的靶向监管,发现涉嫌违法违纪的,及时移送、从严处理;四是完善内审监督复核程序,严格执行公务回避、与监管对象交往报告等制度规定。
央行召开2021年科技工作电视会议
4月19日,人民银行召开2021年科技工作电视会议。会议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人民银行工作会议部署,总结2020年以来的科技工作,分析面临的形势与挑战,部署2021年重点任务。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范一飞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要求,下一阶段要坚持系统观念,深化改革创新,高质量落实人民银行信息科技规划蓝图,提高科技资源统筹协调能力;高等级筑牢金融网络安全屏障,完善全生命周期网络安全防御体系;高标准构建金融信息基础设施,加快新一代人民银行骨干网络、数据中心和“央行云”建设,提高金融信息基础设施管理水平;高站位统筹金融科技发展与监管,出台新阶段发展规划,实施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提升监管科技运用能力;高水平推进金融标准化发展,增强金融标准基础支撑,推动全球法人识别编码(LEI)应用向纵深推进;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加强政治建设,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本文网址:http://www.afeijie.com/yuwangtai/1302271.html ,喜欢请注明来源河南开封新闻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