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课题组
摘 要:本文聚焦人口老龄化与普惠金融的关系,从四个层面分析人口老龄化对普惠金融的影响效应,构建面板数据门限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人口老龄化对普惠金融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人口老龄化对普惠金融指数的影响存在基于人口老龄化水平、信息化程度的门槛效应,人口老龄化水平越过门槛值后,其对普惠金融发展的负面影响效应加强;信息化程度越过门槛值后,人口老龄化对普惠金融发展的负面影响效应增强。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金融服务;普惠金融;门槛效应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265(2020)06-0047-06
DOI:10.19647/j.cnki.37-1462/f.2020.06.007
一、引言
我国是快速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发展中国家。根据联合国预测,我国65周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将从2015年的8.4%上升到2050年的26.3%,此后将攀升至1/3以上,进入人口老龄化的“高原”,一直到2100年,这一趋势都不会发生逆转。我国面临着规模大、增速快的人口老龄化现状,为普惠金融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2016年我国首个“普惠金融”国家级战略规划《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 年)》开始实施, 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实现可持续普惠金融成为热点问题。基于此,本文从当前实际出发,探究人口老龄化与普惠金融的关系,以期通过理论分析促进实践探索,为实现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于人口老龄化对普惠金融影响的文献较少,尚未形成系统、集中的论述,且多以养老金融服务、风险投资服务、信贷政策等要素出现。Fungd和Weill(2014)[1]通过研究中国普惠金融的影响因素,认为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结构、教育水平等对普惠金融有显著的影响。Andrianaivo和Kpodar(2011)[2]认为人口老龄化加深阻碍信息和通信技术应用,进而阻碍普惠金融发展。方显仓和张卫峰(2019)[3]研究人口老龄化水平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基于19个经济体1960—2017年的数据,使用自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人口老龄化是导致货币政策效果弱化的原因之一,从而不利于普惠金融目标实现。赵昕东和陈丽珍(2019)[4]通过研究发现人口老龄化对不同类型行业的劳动生产率影响存在差异,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产业结构发生改变,影响普惠金融实现效果。王笳旭等(2017)[5]认为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影响城乡少儿抚养系数比和城乡老年抚养系数比,会加剧城乡收入不平等,不利于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张同功等(2017)[6]针对我国养老服务产业融资难的问题,在分析融资难原因和借鉴外国经验的基础上,力图从融资供给、融资服务和融资保障三个角度构建养老服务产业体系。徐升(2016)[7]通过分析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特点,认为老年人群体特殊的金融需求会刺激普惠金融需求,并提出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创新的建议。赫国胜和柳如眉(2015)[8]认为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不利于普惠金融实现。赵白鸽(2010)[9]认为人口老龄化将影响金融配置效率以及养老金融需求,进而影响金融稳定性,不利于普惠金融实现。本文聚焦人口老龄化与普惠金融的关系,从四个层面分析人口老龄化对普惠金融的影响效应,构建面板数据门限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人口老龄化对普惠金融发展的影响。
二、人口老龄化对普惠金融影响的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仅2010—2018年,我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就新增7184万人,是此期间内总人口数增长率的近10倍。我國人口老龄化形势越发严峻,老年人口绝对规模大、发展速度快、城乡倒置、未富先老等特点更为显著。老年人口的迅速增长和年龄结构、分布结构的改变为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挑战。
(一)数字鸿沟问题加剧金融排斥,不利于普惠金融深层服务老年群体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理财市场兴旺、网上支付用户规模不断增加。根据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络支付用户规模达6.33亿,手机网络支付用户规模达6.21亿。银联、商业银行等为抢占支付市场,不断进行产品创新,扫码支付、指纹识别支付现已广泛普及,无感支付已成熟至商用期。同时出于节省人工成本和无纸化、数字化的发展趋势,金融机构多在减少人工窗口、增加自助机具,部分银行已经推出智慧银行。但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中,60岁及以上的网民仅占6.9%;在60岁及以上年龄段网民中,人均手机App数量为33个,而10—14岁年龄段网民人均手机App数量已达到40个,60岁以上群体在使用网络方面严重不足,移动支付使用少,更倾向于柜面服务。扫码支付、智慧银行等高科技手段在带来便捷高效的同时,也无形中增加了数字鸿沟问题,加剧金融排斥,不利于普惠金融深层服务老年群体。
(二)老年人口增加易造成养老金融体系结构性失衡,不利于普惠金融体系构建
本文网址:http://www.afeijie.com/longtingqu/41980.html ,喜欢请注明来源河南开封新闻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