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开封新闻网

正在支教的“蝈蝈璋”火了

  原标题:正在支教的“蝈蝈璋”火了

  周秭沫 本报记者 孙海华《中国青年报》(2016年01月13日07版)

  “正在支教的‘蝈蝈璋’”火了!这个在短短几个月内,点击量一路攀升的微博账号,来自21岁的女大学生郭璋。

  去年9月,郭璋本科毕业,经过一系列考核、选拔,成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第十七届研究生支教团的成员。如今,她已是陕西省澄城县王庄镇刘家洼学校的初一班主任,肩负着整个初一年级的语文、政治、综合课程教学工作。

  从支教开始,这个“90后”女大学生就用微博记录下自己支教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微博里,她将自己的42个学生唤作“我的娃娃们”,字里行间的乐观、感悟和成长,向身边的年轻人传递出满满的正能量。

  世界那么大,你们应该去看看

  “带心上路,一切俱足。”是郭璋的支教宣言。新学期的报到工作,就让初到支教点的郭璋五味杂陈。看着大多是由爷爷奶奶带着来校报到的孩子们,郭璋“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第一篇支教日记里,郭璋写道:他们一个个瘦小得并不像初中生,我第一次感到原来“留守儿童”这个词离自己这么近。

  这些家长,大多并不知道什么是“支教”,只知道学校来了年轻的新老师,他们就放心了。这种没有理由的信任,让郭璋和队友们倍感责任重大,“一年的时间也许改变不了太多,但我们一定全力去做”。

  第一堂语文课,郭璋带大家朗读课文《在山的那边》。念到“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时,一个平时看起来怯怯的女生却高高举起了手——“老师,你见过海吗?海是什么样子?”

  “别说是海,有的孩子长这么大连县城都没去过。那42双眼睛直直盯着你,屏住呼吸等你回答“——这对郭璋的触动很大,“这里的教育水平虽比不上城里,但娃娃们从不缺乏对学习的热情”。

  郭璋开始用心搜罗一些科教片放给孩子们看。有时,她还会打开国外同学的朋友圈,那些美丽的风景和丰富的大学生活让孩子们吃惊。“我就是想让他们切身感受,然后决心一定要用功读书,到外面闯一闯”,“世界那么大,你们应该去看看!”

  教学资源有限,加上大部分孩子还要帮家里干农活,娃娃们的基础普遍不好。第一次课堂小测验,全班42人只有1个学生全对,还有4个学生交了空白卷。于是,每天一考成了郭璋的课堂惯例。

  她琢磨出一套自己的考试方法:将全班分成4个小组,每组派5名代表。黑板上分出的4块区域内,各组代表接力上台、同时听写,如果场上同学书写错误,由补位同学继续。最后,决出优胜小组和表现最佳同学。

  “这里的娃娃们,特别需要鼓励和肯定。”郭璋想带给他们一些新鲜、有趣,和之前不一样的东西。每次,获胜或答对问题的学生都会得到奖励——由小郭老师亲手制做的手工,或是网购来的小作业本、笔筒,等等。

  小郭老师还有更多惊喜。她会跟娃娃们说,明天每个人都有礼物。结果,孩子们第二天就会发现“又是一黑板的‘礼物’”——放学后,郭璋常常留在教室,把第二天的题目抄在黑板上。一大早看到一黑板密密麻麻的字,“孩子们惊讶又可爱的表情”是郭璋最大的“成就感”。

  在郭璋和娃娃们努力下,全班成绩明显提升,郭璋也因此获得了“星级教学能手”称号。颁奖仪式上,42个娃娃齐刷刷站起来为她鼓掌。

   和“我的娃娃们”一起成长

  对郭璋来说,来到刘家洼有了太多的“第一次”:第一次登上三尺讲台;第一次听到孩子对自己说“老师好”;第一次领到劳动所得,虽然并不多;第一次生活的全部由自己一人打理;第一次感受民风淳朴;第一次像自己的初中老师那样,当“窗外的眼睛”……

  小夏(化名)是班里很努力的一名女生。一次,小夏的妈妈来找郭璋,想请她给小夏补补课。“看得出,阿姨刚干完农活,裤脚沾了泥。天还下着雨,我让她们进屋,她们没说话,但眼神却很坚定地拒绝了我。小夏的妈妈不停向我打手势,我才明白她是一名残疾人。”郭璋的微博记录着当时的情形。

  “让我感动的是,送母女俩离开时,小夏的妈妈突然指了指我的衣服——意思是上面有水珠,接着就要把自己手里的伞递给我。”那一刻,郭璋觉得自己为孩子们做得太少,孩子和家长们对“小郭老师”的信任和期望却都很高。

  “就像孩子无声地鼓励母亲、尊重母亲;就像母亲无声地为孩子学习着想……”郭璋写道,“支教的经历太珍贵了,这也是21岁的我不断成长的过程”。


    本文网址:http://www.afeijie.com/longtingqu/36647.html ,喜欢请注明来源河南开封新闻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