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烈日炎炎,但不少行业最近出现了很多年轻的面孔,他们正是参加暑期社会实践的大学生,摆地摊、跨国实习、做兼职……大学生的暑期实践,早已不是以往“完成任务”式的“盖公章就算完”,而是呈现出多样化、跨地域的特点,他们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向社会传递出当代大学生的青春正能量。
■记者 张潇 实习生 石桥
当窗外的知了日复一日地开始鸣叫,当“白娘子”“包青天”霸占各大卫视,又到了大学生参与暑期社会实践的时候,去当一次国际义工、为自己的创业试试水……90后大学生已然开启了社会实践新常态。
玩转暑假 “三下乡”活动添新意
“我们去年的暑期实践,选择的是支教考察。以前以为当老师就是管管学生、讲讲课,真正当了一次老师,才体会到老师的辛苦。”西安交通大学崇实书院的孔婕同学说,“我们爱心同盟支教团队共16个人,分别在西安、渭南、商洛三地进行暑期支教活动。团队提前做了大量、全面、细致的工作,大到班主任守则、家访守则、课程安排,小到每节课讲什么、每节课的板书是什么,每个细节都做了认真的准备。”
授人以渔的快乐,永远没有办法感同身受,同是爱心同盟支教团队的方文昕深有感触,“我们都没有过支教经验,为了上好一节课,经常备课备到两三点,躺倒床上还总想着怎么活跃课堂氛围,怎么调动学生积极性,怎么培养学生的兴趣。但是,第二天上课看到孩子们专注的目光、灿烂的笑容,觉得一切疲惫都烟消云散了。”
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中的支教项目,圆了很多女孩的“教师梦”。很多对科研感兴趣的同学选择了另外一种形式参加“三下乡”活动——“下乡调研”,最初这类调研由学校团委组织并提供选题,学生只需要听从安排按时参加就可以。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满足不同同学的调研需求,学生可以自主选题自主组队,学校组织专家教授进行评估,通过评估的实践项目即可立项,学校会给每个项目配备一名指导老师提供建议和帮助。
“学期结束前,我就开始琢磨这个事,我们团队共9个人,来自全国不同省市,找一个既有现实意义又有利于高效率运作团队的选题,这个项目就成功了一半。”崇实书院的蔡皖龙,是暑期实践团队的小组长,“如果全部召集去一个地方做调研,成本高、效率低,利用组员们来自不同省市这个区位优势,做一些差异性的比较研究,岂不是更有现实意义?后来我们就把题目定为《地域间的教育水平差异和教育公平》,组员们两人为一小组,走访江苏、山东、陕西、甘肃、宁夏等多个省市,联系当地教育厅获取数据,进入当地高中做调研等等,确保拿到的都是真实可靠的资料。”
然而调研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去高中调研被拦在门外,为得到准确的数据辗转打听,为节省经费坐长时间的硬座,“有些东西是你真正要去做才能感受到其中的价值。”蔡皖龙说,“不单单是获得一个科学的调研结果,一个团队的高效运作、互相磨合、互相体谅,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去发现对方身上的优点,不断去发掘彼此的潜力,对团队每个人而言都是非常美好的体验。”
在开学不久后学校组织的暑期“三下乡”项目优秀项目评比上,蔡皖龙小组的项目获得了一等奖, “今年的暑期社会实践有好几个项目也是做地区差异性研究的。”交大暑期社会实践的指导老师李文武说,“自主命题式的实践调研,最能打开学生思路、激发他们创造力,给予学生最大的自主权,很多问题不去做就不会得到能够说服自己的答案,这也是实证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所在。每年的调研成果,都能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惊喜,要相信在这群孩子身上蕴含的无限潜力。”
换种活法 去大洋彼岸当义工
“实话实说,在过去20年的日子中,我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会拖着箱子、飞行30多小时,降落在一个在世界地图上都看不见的国家。但当我从飞机上俯瞰这个美丽的海岛时,我那时就相信这将会是一段难以忘怀的记忆。”西北工业大学大三学生贾卓然,如是评价他的国际义工之旅。
“旅游+义工”,成为现在很多年轻人假期旅行的新常态,在付出中成长、在行走中感悟,用自己的脚步去丈量书本中的世界。
过着三点一线大学生活的贾卓然,从来没想过自己的大学生活会迎来这样一个不可思议的“彩蛋”,直到他无意中在咖啡厅邂逅了海外志愿者分享会,想要做像他们一样勇敢的自己、想要看他们看到的世界,想要超越一次自己。
本文网址:http://www.afeijie.com/longtingqu/34598.html ,喜欢请注明来源河南开封新闻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