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一块人造肉,你打算怎么做?”
“还能怎么做?炒作呗!”
这是网上很流行的一个关于“人造肉”的段子。按照一般人正常的想法,“人造肉”既然是肉类的替代品,那就理所应当比真正的肉更便宜才对。但是,就在最近,深圳市的好几家餐厅里,都出现了人造肉汉堡突然热销的现象。而且,这些人造肉汉堡的价格可一点儿也不比真正的肉类汉堡便宜,其中一款名叫Impossible Hamburg的汉堡,就卖到了88元的价格。
汉堡是西式快餐中的代表食物,一般来说,汉堡对于中国人来说,只是一个便宜而且方便的选择。这样看来,深圳餐厅里高价人造肉汉堡热销的现象还真是有点儿炒作的嫌疑。
但是,我想说的是,如果把人造肉概念持续升温的现象单纯地看作是炒作,那你就想得太简单了,因为,肉类不够吃的问题确实已经近在眼前了。
比尔·盖茨一直都是人造肉的支持者,他在自己的博客中写道:经济增长让更多的人吃得起肉,这是个好消息,但坏消息是,到2050年,我们需要的肉类需求会比2005年提高一倍。然而,我们已经没有那么多土地用来放牧了。
然而,那些不欢迎人造肉的人也有他们的观点。反对者认为,哪里有那么夸张?世界各地没有人居住的地区太多了,都利用起来,多放牧一些牛羊,不就什么都解决了吗?一个汉堡都能卖到88块钱,这不是炒作是什么呢?
我估计,有这样想法的读者可能还不在少数。既然如此,我们就用数字说话,看看真实的情况到底如何。
根据世界粮农组织提供的数据,现在全球可用的牧场面积约有3400万平方公里,如果排除掉青藏高原这样不适合牲畜生存的高海拔牧场,再排除掉受气候影响而无法全年放牧的牧场,实际剩下的优质牧场就连一半都不到了,也就是1500万平方公里左右。现在全世界有14.68亿头牛,按照美国农业部的可持续发展建议,每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只建议放牧125头牛。这么算起来,全世界的牛就需要占去1100万平方公里的牧场,差不多就快到上限了。
所以,比尔·盖茨提到的牧场不够用的问题,还真的不是夸张,这确实是一个人类必须要正面面对的大问题。
通过在牧场上放牧牛羊来生产可以食用的肉类,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技术。任何技术,都是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的。
以前,我们通过选育更优良的品种以及培育蛋白质含量更高的牧草来提高肉类的产量。当牛羊的品种、牧草的蛋白质含量都难以有显著提高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开辟更多牧场来扩大牛羊的养植规模。但是现在,放牧这项技术遇到了一些大问题。
首先,牧草生长速度受到日照水平的制约,而全球牧场的总面积又是有限的,从这个角度来看,想要通过放牧来生产肉食的技术就遇到了不可逾越的技术瓶颈。为了让草场能够持续的放牧,畜牧学专家已经研究出很多种科学放牧的方法,就是为了能够让同样面积的草场承载更多的牛羊。但是,即便如此,现在很多地区的牧场承载量都已经是饱和的了。如果强行放牧更多的牛羊,不仅无法生产出更多的肉类,还会破坏生态环境,让生产无法持续。
另外一个令人担忧的事情是,牛羊这类反刍动物打嗝和放屁的过程,会排出大量的甲烷。甲烷是一种温室气体,在《京都议定书》中规定控制的6种重要温室气体中,甲烷名列第二,第一名当然是二氧化碳。联合国粮农组织在2013年发布的一份报告称,畜牧业的碳排放占全球总量的14.5%,是绝对的碳排放大户。
这样看来,通过放牧来生产肉类,的确不是一条可以持续发展的道路。如果找不到生产肉类的新方案,我们恐怕就只能坐等肉制品价格飙升了。最近持续飙升的猪肉价格,相信你已经深有体会了,虽然这不是由于养猪的地方不够导致的,但这可以让我们体会到肉类生产水平跟不上我们的消费水平导致的后果。
那么,我们为什么非要吃那么多肉呢?少吃点儿肉不就行了吗?答案其实很简单,肯定不行,因为对肉的渴望是写在我们每个人的基因中的。
为了能够吃到肉,从古代起,人们就发明了很多用素食来模拟肉的食物。考古学家在距今两千多年的汉代墓葬中,找到了记录豆腐制作工艺的绘画。在北宋学者陶谷的笔记中专门提到,豆腐干在唐代曾经被人们称作“小羊肉”。这就说明,豆腐在我国不仅仅是一种豆制品,更是很明确地作为肉类的替代品而存在的。按照学者的考证,中国的另外一种古老的食品——面筋——也是一种肉类的替代品。但是,豆制品做成的肉,是无法取代真正的肉的,偶尔去素食饭店吃一次豆腐干模拟的鱼香肉丝会很觉得很好吃,但稍微吃长一点,你还是会想吃真正的肉。
关于豆腐和肉,有一个很著名的段子:
“我最爱吃的就是豆腐了,对我来说,豆腐就是我的命。”
“那你不爱吃肉吗?”
“嘿,看见肉啊,我连命都不要了。”
本文网址:http://www.afeijie.com/longtingqu/20086.html ,喜欢请注明来源河南开封新闻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